暗箭伤人的意思_成语暗箭伤人的近义词
【成语】暗箭伤人
【拼音】àn jiàn shāng rén
【简拼】ajsr
【近义词】冷箭伤人、笑里藏刀、暗箭中人
【反义词】光明正大、明火执杖、襟怀坦荡
【感情色彩】贬义词
【成语结构】主谓式
【产生年代】古代
【常用程度】常用
【成语解释】放冷箭伤害人。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。
【成语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但是杀下马的,各自抬回本阵,不许暗箭伤人,亦不许抢掳尸首。”
【成语用法】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在背地里耍手段伤害人
【例子】有荼毒生灵的强盗,有暗箭伤人的强盗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八回)
【英文翻译】injure sb. by understand means
【歇后语】床底下支张弓;树阴里拉弓
【谜语】床底下支张弓
【成语故事】那年夏天,五月里,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,发派兵车。一位老将军颍[yǐng]叔考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,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。颍叔考是一员勇将,他不服老,拉起兵车转身就跑;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,当然不肯相让,拔起长戟飞奔追去。等他追上大路,颍叔考早已不见人影了。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。 到了秋天,七月间,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。郑军逼近许国都城,攻城的时候,颍叔考奋勇当先,爬上了城头。公孙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,心里更加忌妒起来,便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,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斗摔了下来。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叔考是被许国兵杀死的,连忙拾起大旗,指挥士兵继续战斗,终于把城攻破。郑军全部入了城,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亡到了卫国。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版图。 象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,就叫做“暗箭伤人”。不过,作为成语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,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伺机伤害别人的,都可叫做“暗箭伤人”。这里不妨讲一讲关于宋朝人刘攽[bīn]的故事。 刘攽,字贡父,据说颇有文才,尤其精于历史的研究,曾参加司马光主编的《资治通鉴》的编写工作。宋朝邵博的《闻见后录》中有他的一段故事,看来此人还相当幽默。故事说: 有一次,有一位“中司”(官名,即“御史中丞”,专负弹劾监察之责)想发动同僚攻击某人。有人问刘攽,某人是否真有什么劣迹,中司竟要鸣鼓攻之。刘攽很冷淡的回答道:“中司自可鸣鼓儿,老夫难为暗箭子!” 成语出处:这件事情在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里有记载。 成语解释: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。春秋时,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,计划讨伐许国。(许国是一个小国,在今河南许昌市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,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。) 这里所谓的“暗箭子”,也就是暗害他人的冷箭。刘攽不愿意参与暗害他人的阴谋勾当,所以他说不充当暗箭子。(关于“鸣鼓”的典故,可以参看“鸣鼓而攻”)
【成语辩形】箭,不能写作“剑”;伤,不能写作“份”。
-
【成语】 残花败柳 【拼音】 cán huā bài liǔ 【近义词】 半老徐娘、败柳残花 【反义词】 金枝玉叶 【感情色彩】 贬义词 【成语解...
-
【成语】 残膏剩馥 【拼音】 cán gāo shèng fù 【近义词】 余膏剩馥 【感情色彩】 褒义词 【成语解释】 残:剩余;膏:油脂;馥:...
-
【成语】 残冬腊月 【拼音】 cán dōng là yuè 【近义词】 寒冬腊月 【反义词】 阳春三月 【感情色彩】 褒义词 【成语解释】 腊月...
-
【成语】 残茶剩饭 【拼音】 cán chá shèng fàn 【近义词】 残羹冷炙 【反义词】 山珍海味 【感情色彩】 褒义词 【成语解释】 残...
- 1 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 来看看悟空105
- 2 黑神话悟空简笔画261
- 3 喷水的鲸鱼简笔画图片166
- 4 小龙虾简笔画1630
- 5 布谷鸟简笔画1057
- 6 大象用鼻子吸水洗澡的简笔画578
- 7 卡通大公鸡简笔画图片469
- 8 卡通圆球小鸟简笔画图片382
- 9 可爱的卡通奶牛简笔画图片712
- 10 可爱的卡通小熊简笔画图片4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