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育儿问答

宝妈好心办坏事了,孩子这些问题是被你养出来的

育儿问答 日期:2022-11-06 

  有些事情我妈做了,虽然她很“善良”,但是她做了一件坏事!妈妈一直在努力把宝宝培养成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,但往往妈妈做的一些事情让宝宝离开了好孩子,也就是好心做“坏事”。你做过以下六件坏事吗?

  【1】

  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玩积木,有红的、黄的、蓝的、方的、圆的、尖的。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的建筑作品。这时,孩子的妈妈突然冲了过来,拿出一瓶水递给孩子:“宝宝,休息一下,玩了这么久渴不渴?”喝水!“孩子抬起头,撅着嘴,很生气地推开妈妈的手,继续努力。母亲很不解,大概也很生气,心想:“这孩子这么倔,连水都不喝!

  妈妈“善良”,因为怕孩子渴,做了一件坏事!

  建议:很多妈妈说孩子不够专心,做事三分钟热度,经常开小差,但是当孩子沉浸在他的兴趣中时,是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。如果母亲一会儿说“来喝杯水”,一会儿说“来个苹果”,这就是严重的干扰。能不能等孩子们专心做完作业再去“伺候”小皇帝?

  【2】

  一大盘草莓,孩子一个人津津有味地吃着。这时候妈妈问:“宝宝,草莓好吃吗?”你想给你妈妈吃一个吗?”孩子大方地拿出一颗鲜红的草莓,递给妈妈。妈妈满意地笑了:“哎呀,宝宝真懂事!谢谢,妈妈不吃!”于是孩子把草莓扔进嘴里,继续独自享受美味。

  妈妈好心让孩子学会分享,却做了一件坏事!

  建议:既然问孩子吃什么,那就张开嘴,狼吞虎咽地把孩子和你分享的东西吃光。不然你的孩子会觉得大人很奇怪,一会儿吃一会儿不吃,莫名其妙。而且几次之后,小人很快就明白你是在陷害他,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他真的不懂得分享。

  【3】

  电梯里,母亲带着漂亮的女儿,孩子在唱歌。一位老奶奶笑着问:“多好听的歌啊!你叫什么名字?”小女孩有点害羞,保持沉默。奶奶接着问:“你多大了?”小女孩还在退缩,沉默不语。怕失礼,妈妈赶紧笑着回了一句:“我叫* * *,今年4岁。”奶奶点点头,“哦,多好听的声音啊!呵呵。”

  母亲很善良,在陌生人面前很有礼貌的回答,但是她做了一件坏事!

  建议:有些妈妈担心孩子不够勇敢,不敢和别人说话,帮孩子“抢着回答问题”。事实上,这样做剥夺了他们孩子的话语权和成长的机会。你帮得越多,孩子以后就越胆小,越不主动表达。所以,善意地提醒孩子:奶奶在问你一件事,你能自己跟奶奶说吗?不要轻易做孩子的“代言人”!

  【4】

  公园里,一个小孩跑着跑着摔倒了,站起来拍手。他妈妈紧张地俯下身子,小心翼翼地拉着孩子的手,问:“哦,疼吗?”啊,是红色的!好痛!宝贝,妈妈给你吹一下,嗖!“孩子本来好好的,母亲这么大惊小怪,孩子会疼得尖叫。

  妈妈“好心”怕孩子受到伤害,却做了一件坏事!

  建议:孩子忽略了自己的痛苦在母亲的引导下被放大了。有些家长会忽略这种情况,说“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这种做法给孩子一种积极的导向,摔跤不是什么大事,一笑而过就好。

  伤害孩子的身体,伤害妈妈的心,这是人之常情。但是,让这种“痛”留在妈妈心里吧。孩子们需要坚强和乐观。

  【5】

  孩子们喜欢吃虾。每次都是妈妈剥掉虾壳,把虾喂给孩子吃。把虾肉给妈妈,妈妈说:“你喜欢,我就留给你。”孩子继续安心享受母亲的服务和谦让。直到有一次,我妈随便剥了壳之后,就把虾往嘴里塞。谁知孩子突然咆哮一声“是给我吃的”,哭着闹着要逼妈妈吐出来。

  这是一个“善良”的母亲,舍不得吃,全留给了孩子,却做了一件坏事!

  建议:想要孩子喜欢的,就假装不要。不知道这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行为只会导致一个自私霸道的性格。以后恐怕很难与人相处,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,而且一旦遇到愿望无法实现的情况,心里也会不平衡。

  【6】

  看到孩子妈妈在拖地,她抓起拖把,请求帮助。她妈一见,大闹天宫,制止道:“不要越帮越多,呆在那里!”直到有一天,我妈喊了一句“我就是会玩。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快来帮我!”孩子头也没抬,说:“我不是越帮越多了吗?”

  妈妈“好心”减少麻烦,却做了一件坏事!

  建议: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,如果自己承担,不给孩子学习和展示的机会,那么当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时候,他就不会去做,思维就会有惯性。

推荐文章
查看更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