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育儿问答

“3岁看大,7岁看老”:3岁和7岁到底能看出什么?

育儿问答 日期:2025-08-01 1437  
“3岁看大,7岁看老”:3岁和7岁到底能看出什么?

  3岁看大,7岁看老。中国古人一直讲,那什么叫“看大”“看老”呢?是讲的智商还是情商呢?

  3岁既看不出来智商,也看不出来情商,太早了。你知道为什么智力测试一般要求6岁以后再测吗?就这个道理。他的大脑神经突触还在不断地增加,三岁左右达到顶峰,大概是1,000万亿个,非常非常多。所以他的神经回路就有很多的可塑性,他不会那么早让你测智商的,6岁以后才可以。

  而且现在还提出一个观点,叫做“流体智力”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成年以后,逻辑推理能力还会逐步增加,就反映在智力测试的分数上,还会增加的。所以你3岁去定一个孩子的智商,实在是太早了。要测智商也是6岁以后的事。

  第二个,那3岁、7岁到底看的是什么?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是这个人底色的性格,他的性格的基本模型是什么?是回避型的、安全型的,还是混合型的?

  如果一个人3岁以前得到父母很多的关怀和爱,父母没有抛弃他,没有丢给老人、丢给保姆就不管了,这个孩子他就内心充满安全和自信。这种人,他以后做决策他就会比较自信。而有些人,你看他就是跟人说个话,他眼睛都不敢看人,他特别害怕。你一看,小时候没人管他,就丢给老人不管了。这种啊,往往6岁以前他遇过一些被抛弃的情况,他特别缺乏安全感。

  为什么有些女的,你看条件特别好,家里物质也很丰富,人长得也漂亮,她会嫁给渣男?因为小时候没人爱他,没人管他,他心里是空虚的。这个决定了他底层的性格。理解了所谓的“3岁、7岁”,主要是这个——他基本的模式如何。

  我再举个例子。就比如说你遇到困难了。你看有一个妈妈生两个娃,双胞胎。他在那个门前面用那个透明胶带就拉了这么两道,两孩子从房间里面出来,出不来了,因为透明胶给挡住了。两双胞胎,一个人就直接把这个胶布撕了就出来了,另外一个在那站着哭。你说是一个妈妈生的,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出来,3岁前你就能看出来这个孩子基本的性格模式如何,这叫应对挫折的本能反应。

  第二个,孩子的好奇心。有些娃3岁、4岁的时候你就能看出来,他对什么都好奇,就是有时候甚至有些危险动作,家长是担惊受怕。而有些娃他能安静一天,在里面吃手。是不是好奇心的质量?有些玩玩具,今天玩一个,明天玩一个,过两天就没有兴趣了;有些孩子一个玩具能玩一年,他就是不放手。

  第三个,他的社交反应模式。比方说人家抢他玩具,他有反应吗?抢了爱拿走,我不要;有些孩子很占抢,他也喜欢抢别人东西。你就发现了,3岁以前就能看出来,7岁以前也能看出来。

  那这个意味着什么?我们的“3岁看大,7岁看老”,他指的是你底色的这个性格。他是一个预报的作用。如果发现孩子有些偏颇,我就能够及时调整。他调整的黄金时期是什么?12岁以前。所以这个“看到”,他本质上讲是一种预报。预报的目的是让家长在孩子青春期以前,尽量去调整他性格当中不太行的地方。

  特别内向的孩子,我怎么让他外向一些?特别这个怕事的孩子,怎么让他胆子大一些?小时候我原来没太照顾孩子,导致他安全感不够的,我现在怎么去弥补他?这个是在青春期以前要做完。因为青春期你再弄,他已经不听你的了。

 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听你,到18岁成年以前还是有调整的可能性。但是由于年纪越大,难度越大,是在于这里。不是不要认为就是3岁、7岁就定了这个人一辈子,哪有人有这个本事?定不了的。因为现在时代变化很快。但是呢,3岁、7岁这两个点,你能看到这个人的基本的性格特征,他处事的模式、情商、好奇心这些底层的东西。

推荐文章
查看更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