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育儿问答

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?一个家长的亲身经历

育儿问答 日期:2025-09-03 0709  

 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上动起来呢?这是一个世纪性难题。我们用尽了各种方法,孩子纹丝不动。我们都知道,孩子的学习的动力来源一定是正向的反馈。而对于很多中等生来说,他是没有正向反馈的:我成绩不好,老师不看重我,家长也老批评我,同学们聊到成绩的时候也不注重我。因为我基础不好呢,我学习的时候还挺吃力,那我的成绩就更不好;我成绩更不好,刚才说的这一堆就又会循环下去。也就是说,孩子陷入了一个死局。

  我们如何帮孩子破局呢?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。我家孩子在中考结束的第二天早上,依然按照我们两年以来的习惯,读了二十分钟的课文。中考结束的孩子,无论成绩怎么样,咱们大家都是先得让孩子休息几天。我们家也是这么安排的:五天随便玩,学习什么都不用干。但是孩子依然自觉的起来,读了二十分钟课文,然后吃饭,然后出去玩了一天,晚上才回来。

  晚上回来之后,我问他:“我说咱们说好了这几天不学习了,为啥早上还要读二十分钟课文呢?”孩子是这么回答我的,他说:“爸爸,我想保留一个吹牛的资本。因为我想在未来高考的时候,如果我取得了好的成绩,有人来问我的话,我会告诉他们:‘我从八年级的暑假开始读课文,一直到高考,我读了五年,每天早上二十分钟,我没有一天间断的。’那如果说我今天早上不读的话,我吹这个牛的时候,最后我就得加上一句‘除了中考那几天’。但我为了让这个牛吹的更完美,所以我决定这几天我也读。而且我已经习惯了,我读这二十分钟好像也不麻烦。”

  聊到这,一定有家长说:“老师您在炫耀您家孩子。”那我告诉大家,我没有炫耀,因为我家孩子在两年前,在他七年级升八年级的那个暑假之前,他就是一个问题少年:手机、游戏、早恋,所有的事都有。但为啥他有这么大变化呢?告诉大家一个秘诀:因为我当了孩子的第一个鼓掌的观众。

  什么意思?对于一个中等生,他在学校是得不到正向反馈的:老师是不看重他的,同学们在聊成绩的时候也是不看重他的。他费老大劲做出来的一道题,可能全班有很多孩子都能做出来,所以说他没有正向反馈。在这个时候,家长我们要当孩子的第一个观众,第一个给他鼓掌喝彩的观众。他在家做出来一道题,哪怕这道题比较简单,我们也要给孩子鼓掌,告诉他:“儿子,你很棒!这道题你能做出来,爸爸没有想到。我都准备好给你讲了,结果你自己做出来了,你超出我的想象。”

  家长如果您干到了这个事,那你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你给孩子买的各种教辅资料和报的补课班。什么时候干这个事?我认为最好的时间就是暑假。因为平时,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,他在那个环境当中是得不到正向反馈的,甚至还有人在成绩上看不起他。但是在暑假,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,都是和我们在一起。我们可以屏蔽掉外面那些没有正向反馈的声音,把孩子保护起来,给他鼓掌,告诉他:“儿子,你很行!”让他觉得:“我不是不行,我稍微努点劲,我做出来的那个题,我很牛。”让孩子找到这种感觉。

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:如果有一辆汽车停在这里,我们想让他起步,是不是要给他加油门呢?但是当这辆车跑起来,具备了一定速度的时候,我们不需要再给他更多的油门了,我们只要轻轻点一下油门,让他保持这个速度就可以了。那现在问题是孩子,谁能给他这个最原始的动力呢?一定是我们家长。这个作用,不管家长您的社会地位高低或者学历水平的高低,那个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他的父母。所以只有我们能给孩子这个东西。你哪怕找清华北大的教授来,他也只能给孩子简单的输入知识,但是这个情绪价值,这个第一个鼓掌的角色,只有我们家长可以承担。这是无可替代的。

推荐文章
查看更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