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育儿问答

孩子超前学习真的有必要吗?

育儿问答 日期:2025-11-10 0216  

  就现在的孩子,北京海淀有这种氛围,就是要超前学:超前学数学,超前学语文,超前学英语。英语要达到什么水平?能力差一点的,那也得到小学毕业达到中考的水平;能力强一点,甚至要达到高考的水平。中学将来就不怎么学英语了,跟着课内走就行了。

  我一直在想,这个方法对吗?有意义吗?其实理科,包括任何学科,没有所谓的超前。国家在规定的一个学期学的内容,是针对大部分孩子,肯定是能跟上,而且是适合的,一种符合年龄成长规律的。有部分相对优秀的孩子,他可以超前,没有问题,智力心态各方面都很成熟,他可以往前。这叫超前吗?不是的,人家就是正常的,一步一趋的,跟着自己的节奏去学。

  大部分的孩子在小学时间上是很充裕的。我们要做的真的不是去超前学,应该是什么?超前积累。特别语文英语这种靠积累的学科,不是说语文书今年读三年级,把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读了,将来就能成绩更好。包括英语,考了FCE,水平很高了,但到中考的时候,英语也不比那些没有超前的人学得强。为什么?原因一点是,超前学的那些东西是应对的考试,中考跟那些考试是有区别的。但超前积累一定是有帮助的,会3,000个单词就是会了3,000个单词,考那么多试,有这个单词储备一定是有帮助的,但不代表有能力。

  咱们应该是超前积累,积累大量的单词、口语写作的水平。但到了考试,考试有考试技巧,在关键时刻也要去学这些东西。能力加考试技巧,才能拿到一个好的分数。所以说我一直反对的是超前学,但真的可以超前的积累。

  怎么积累?对于语文英语来说,就是大量的听说跟阅读,这才是真正的积累。对于理科,很多在北京九年一贯制,到了五六年级就想去学初中的理化。学这些东西是百害无一利的,会破坏孩子的学习热情跟兴趣。对于理科来说,还不如让孩子去读一些相关的科普,以及科学家的著作和传记,激发他们,点燃他们对知识的追求的热情。榜样的力量,模仿的力量,看了那么多的书,肯定有很多人物,这些人物的成功路径对于孩子来说是会点燃那团火的。

  有的人因为看了一个军事上的热点,就想成为一个武器专家;有人因为看了一个科学家的路径,就想成为一个科学家。这就是榜样的力量。这种力量在生活中是能发现的,但更优秀更棒的是在那些书籍中。看一些科普书、科普传记,给你的帮助就是更大。

推荐文章
查看更多...